新希望六和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 畅谈公司战略升级

发布日期:2016/03/02 10:23:31

2月2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新希望六和媒体见面会上,新华网、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网、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中国饲料工业网等33家媒体到会,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联席董事长兼CEO陈春花、总裁李兵等10余位公司高管与媒体朋友亲切沟通,热情交流,畅谈新希望六和战略升级。

各大媒体对新希望六和此次战略升级密切关注,高度评价,围绕公司转型升级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见解的问题,各位高管详细阐述,认真回应,妙语连珠,赢得阵阵掌声。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其中的精彩对话。

 

董事长刘畅解读公司愿景及战略逻辑

今天,我们是从种苗到饲料、到养殖、到屠宰的全产业链覆盖的公司,产业链非常长。用一个抽象的概念来形容,就是优质蛋白质的提供商。

过去三年,我们主要的方向是做转型,转型就是要打强 “两端”,从饲料领域变为打强“两端”,一端是基地端,一端是消费端。养殖端要打强,需要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建造的福达计划,加上金融担保体系、强有力的动保体系和养殖技术,全方位打造基地端的养殖产业链。另外一端就是消费端,我们拥有像千喜鹤、美好这样的终端品牌,并将在“终端”上做更多探索,如成立像美食发现中心这样的客户体验中心,与久久丫这样的终端肉食品联手,在B2B上做更多的探索。未来希望能够打造“新希望六和出品”这样一个制造品牌。

“基地端”打强我们的养殖,为我们的养殖者提供服务,“终端”为消费者提供价值,这是我们的未来使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我们为自己定义,是要做一个世界级的农牧企业。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拥有世界级农牧企业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拥有世界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世界级的美好的公司。

 

联席董事长兼CEO陈春花解读公司战略

新希望六和的战略:把自己从一家以饲料为主的公司,转向以食品供应为主的公司,从原来的以农牧属性为主的公司,变成一家真正的为消费端提供安全可靠的全供应链的、全价值链的食品供应公司。

战略规划最终要达成几个平衡:第一个平衡,是结构上的平衡。包括养禽和养猪的平衡,农牧与食品的平衡,国内和国际的平衡;第二个平衡,是能力、资源与战略的平衡。包括日常消费蛋白的结构平衡、规模与能力平衡、公司发展与员工成长的同步平衡;第三个平衡,平衡与消费者价值之间的关系。包括食品安全、真正的了解养殖能力和养殖效果、让养殖户或者农民致富、整合全球资源。

 

精彩对话

记者:新希望六和接下来将会着力打造食品端和养殖端,有哪些具体的计划,又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创新点出来?

 

陈春花:农牧行业当中,有两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一个是食品安全,一个是效率的获得。新希望六和用三个方式来解决基地的部分,四个方式去解决终端的部分。

基地部分的三个方式是,禽产业一条龙,建立从种禽到屠宰的封闭系统;猪产业模式,在适度规模上保证基地的可靠性;基地建设,以养殖数据覆盖,提高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率。

食品端的四个方式是,调整渠道结构,降低批发渠道比重;首创美食发现中心,从产品研发回溯到我们整个制造的过程;产销分离,完成农牧一条链的封闭和食品一条连的封闭;打造多个细分品牌和一个制造品牌。

刘畅:我们做的这样一些转型,其实都是基于原有这么多年的准备。美好在西南区域是第一品牌,深入人心,千喜鹤冷鲜肉是北京奥运会独家冷鲜猪肉供应商。我们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做的更极致。美食研发中心就是找美食的生态,绕过肉食品提供商的身份,做生活方式的解决商。福达计划相当于物联网的打造,通过物联网能够很快速收集到客户信息和需求,提高与客户黏性。

 

记者:新希望六和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达到一千万头的生产规模,想问一下新希望六和想通过哪几方面举措,实现这个任务?

李兵:养猪产业我们有两种发展方式。

第一种是新好模式,计划规划100万头,种猪产权是我们自己的。第二种新六模式,基于饲料厂,把父母代猪配套生出来的小猪直接放养给农户。这是我们为什么敢说三到五年发展到一千万头。

此外,我们还有两种模式作为补充。第一种是新道路模式,是基于我们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储备,对外部规模猪厂进行托管,提升规模厂的能力。第二种是福达猪计划,对现有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提高用户粘性,收集用户数据,将来可转为新六模式或新道路模式。

            (作者  冯明  编辑  紫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