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刘畅(上):别叫我二代 我不是曲筱绡!
发布日期:2016/05/13 17:54:32
新希望刘畅(上):别叫我二代 我不是曲筱绡!
采访时间:2016年4月19日
在刘畅身上有很多标签
最美富二代、女富豪、几百亿规模上市公司董事长,等等...
她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
接班三年,刘畅又为新希望六和带来了哪些变化?
尽在本期《LEAD亲见》!
解说:这是界面“共进晚餐”专栏的一次采访,饭局的主角是新希望六和公司董事长刘畅。热爱美食的刘畅侃起自己的美食经,却说自己更中意的还是家常小吃和四川菜。
几年前,我在央视的活动中第一次见到刘畅,那次,她和父亲刘永好一起出席,有女儿在身旁,刘永好的目光中充满了慈爱,当时的刘畅看起来就像一个正被父亲疼爱着的普通邻家女孩。而眼前的刘畅成熟大气,和三年前判若两人。
接班三年 荣升辣妈
贾梦霞:几年前见你的时候跟现在相比,有几个很大的变化,一个是从短头发变成长头发了,一个是现在作为新希望六和的董事长交出了你的第一期答卷,还有一个就是荣升辣妈。
刘畅:我觉得你总结得很好,这三年都是我的快跑线,我非常感恩这三年。
就我们企业来讲,在这三年确实做了很多变革和创新,我们从过去以饲料盈利的商业模式,转成了现在前端以养殖端为核心,后端以消费端为核心,两端打强的一种盈利模式。
我和我的团队,陈春花老师、李兵总裁,一起做了很多努力,让大家转换思维,认清我们未来的战略。

这三年变化特别大,公司转型,自己又结婚生宝宝。我知道我的小孩是这么奇妙地诞生的时候,我的眼泪是控制不住地就流下来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我以前老是纠结,我有一对这么强大的父母,我该好到什么程度,才能对得起这个平台。但他们的来临,让我觉得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这就该是我,我应该是我自己。
只要我能够对自己负责任,做一个优秀的社会人,我就值得拥有这一切。我觉得这一段很奇妙。
解说:刘畅中学时一个人到美国读书,4年后回北京读大学,回到家乡后,刘畅还自己创过业,在成都春熙路开了一家服装店,之后进入家族企业新希望集团。
刘畅在新希望集团从一名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做起,在集团旗下不同板块经过十年历练。作为新希望的一名普通员工,刘畅被父亲刘永好“雪藏十年”,那时候,刘永好给女儿立下一个规矩:不允许在媒体抛头露面。
“二代”被“雪藏”?
贾梦霞:其实像你有很多选择,你也可以创业,做什么都可以,但是你知道父母的愿望,你还是会选择。
刘畅:我不是知道他们的愿望。
他们没有说非要让我回来,我是为了成全我自己的情感,因为我想要事业跟家庭都兼顾,所以我才回来的。
真正找到事业的自信,是熟悉业务以后,跟所有的员工都能和谐相处,发现我的价值能被放到这个舞台上,带给大家更多不同的基因,让我们组合成更多的可能性,我觉得在这里就很棒了。
贾梦霞:大家对于这个所谓的富豪榜上、排行榜上这些人的这种生活,富人的生活会觉得很好奇。
刘畅:我觉得都是普通人,如果不能跟大家吃一样的东西,过一样的生活,怎么能体会到别人心里想什么?
贾梦霞:不能够过平凡的生活,其实才会苦。
刘畅:你的喜怒哀伤都没有人理解,这才苦。
贾梦霞:有非常强大的父母,非常优越的环境,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也是一种压力。
刘畅:我跟我的兄弟姐妹们,经常谈论的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爷爷奶奶那会儿,还不存在这个企业,我们的思想是来源于那一代的。
在这么大的社会责任的压力下,是传承到现在的思想在支撑我们,我觉得还能保持一个很正向的心态,这种家庭文化是最原始、最内在、最核心的动力。
解说:2013年5月,随着刘永好退隐二线,刘畅顺利当选新希望六和新一任董事长,走到媒体和公众面前,她接过了一家规模700亿的农牧上市企业,也接过了随之而来的各种质疑和挑战。
做最美味的“鸡鸭猪”
贾梦霞:大家觉得饲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像你这样海归,这样背景的女孩,喜欢做一些比较洋气、比较时尚的东西,当时可能并不是说那么自己满心特别喜欢的,现在这个有转变吗?
刘畅:对。我们过去以卖饲料为核心,一体化经营是这两年的事情。
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自己从一个城里的女孩变回到一个可以跟农村对话的女孩儿。现在城市化的消费来临了,让我们意识到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重新梳理我们的战略思想,还有平时做事的方式、方法。
以前是生产的逻辑,做大王的逻辑,我是这个行业的大王,我是居高临下的。现在要从一个服务者的角度,提供给养殖户最大的服务。饲料从以前盈利的要素,变成一个生产要素,它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我们还给养殖户提供最好的技术支持,以前的农民一年可能养十几头猪,现在通过技术提升,他一年可能能到30头。
我们还有金融服务,通过全方位的金融、饲料、技术、包括种苗的支持,来服务于我们的养殖户,把我们的前端养殖打强。

后端以前是接活来做,是被动的,现在我们变成一个主动的思维,我们要找全世界最好吃的美食,去找到鸡鸭猪怎么做最美味,然后拿回来做研究,每一种口味下什么样的营养成份保存是最好的,来研究如何把它标准化,把美食方案提供给我的下游。
解说:和全球最大的农业类家族企业嘉吉公司一样,新希望六和新一届董事会由家族成员、职业经理人和独立董事共同组成。
第一代管理团队中,媒体只能看到刘永好的身影,第二代则是
“以刘畅为首的管理团队。”外界评价,新希望的“接班”不是完成一个人的转换,而是要完成一种企业管理组织运作模式的转换。
组织转型 新希望革了自己的命
贾梦霞:向食品端去走和人员的年轻化,这两方面你是不是做得更多一点?
刘畅:我的搭档陈春花老师,她花很多时间在数据当中,去摸索经营当中的一些规律、逻辑,她对战略发展也非常地了解,她以前是六和的副董事长,对这个行业和人力资源也非常了解。
我们的总裁李兵,他20年都是在我们公司成长起来的,是我们六万名员工膜拜的一个偶像,他非常懂我们的专业,是一个懂得把战略分解出来,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的一个人。

我是80后,我有国外的生活背景,我对消费端特别的敏感。
我们有分工,就像你刚才讲的,食品端的、创新方面的、海外方面的东西我看得多一点。
在这种顶层设计上面,也是一种创新。我们这样的结构,在其他公司也比较少有,我们自己革了自己的命。以前的老一任的董事长,他们都退出了董事会,把位子让给了新一届领导人,我们有创新的搭配,带给了这个传统的公司一些新鲜血液。
贾梦霞:三年过去以后,父亲给你的工作打了一个什么样的分数?
刘畅:如果你是一个下属的话,你很少问上司,“上司,你觉得我今年干得怎么样?”去年我是被发奖金的,我的奖金是由我的下属们,一致认为我一定要领的,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一个鼓舞。
把一块肉做到最好
贾梦霞:转型之后的新希望六和,它是一家食品公司吗?如果你来描述它的话,它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刘畅:现在是个长长的产业链,从种苗开始,一直到肉食品的品牌我们都有,但这个链条太长了。
我们从中把它分成两段,前端就是做养殖,养殖端就是把一块肉的品质做到最好。对前端的考核,重点都在于养殖这个环节,养在这个环节当中是最难的一件事情。
只有养好了,才能排除一些食品安全的隐患,把一块肉的质量做到最好,这是前端。
消费端的变革也是从以前我们做加工的代工厂,变成了美食研发的提供者,一个食品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个词听起来很时尚,其实要花我们很长时间的转变。
核心还是做食品,我认为是的,未来它一定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解说:在刘畅身上有很多标签:最美富二代、女富豪榜单上常客,几百亿规模上市公司董事长,等等,不管别人怎么看,刘畅还是那个喜欢吃川菜火锅,过平凡生活的四川辣妹子,从梦想当歌星的小女孩到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刘畅走过一条什么样的成长之路?
请看专访刘畅下集:《别叫我二代 我不是曲筱绡!》。
(作者:贾梦霞 编辑:梁海霞)